悉達多降服魔眾,成為釋迦摩尼佛,是莫高窟壁畫中經典的佛教故事。動畫《降魔成道》讓這一故事從古老壁畫中走出,在屏幕上獲得新詮釋.

敦煌莫高窟254窟《降魔成道圖》

動畫片中的“降魔成道”
“此片取材于莫高窟第254窟南壁東側的《降魔成道圖》,是敦煌研究院出品的第二部動畫作品?!痹撈瑢а葜?、敦煌研究院文化創意研究中心副主任陳海濤說。
壁畫中悉達多與魔眾對峙的場面,通過32分鐘的動畫逐幀展現。
陳海濤說:“此片由展演故事的動畫部分,以及闡釋藝術價值的科教部分共同組成?!?/p>
動畫的前半段,講述了身處皇宮的悉達多王子受到菩提葉的啟發,進入山間苦修,在即將證悟成佛時,遭到欲望之王波旬及魔眾的美色、武力騷擾,最終以慈悲禪定之心降服魔眾,成為釋迦摩尼佛的故事。后半段從構圖、戲劇化處理等角度出發,闡釋了壁畫的藝術價值。
這一生動闡釋壁畫的方式,引來網友熱捧。在發布動畫的敦煌研究院微信公眾號上,這一內容點擊量超過2萬次。
不少網友被動畫的精巧構思打動。網友“劉向紅”留言:“魔用利器投擲加害佛時,利器與佛手相觸的剎那竟幻化成了敦煌壁畫中的符號吉祥花草。流暢自然,智慧了得?!?/p>
從壁畫到動畫,正是敦煌藝術因子新生的過程。
“首先要獲取、歸納形象素材,與古人做靈感的溝通。此外,需要綜合前人對壁畫的學術研究。有了形象和學術史,還需要運用電影語言將它表現出來?!标惡f。
轉變背后,另一個迫切的現實問題是,在自然環境破壞、洞窟本體老化等諸多因素作用下,讓繪制在洞窟本體上的壁畫“長命百歲”只能是美好的愿望。本世紀初,將敦煌藝術數字化的構想漸漸完善,新媒體技術為這些留存千年的精美壁畫實施了“駐容之術”。
2012年,敦煌研究院第一個動畫產品《舍身飼虎》面世。執導這兩部動畫的陳海濤說:“與《舍身飼虎》相比,《降魔成道》探索了影院動畫的制作規格,拓展了年齡段更為廣泛的觀影人群?!?/p>
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說,用數字技術,把洞窟的壁畫、彩塑等信息采集下來,通過影像永久保存。如此一來,敦煌藝術就能走出敦煌,走向更寬廣的天地,讓眾多難以親臨洞窟的人們感受莫高窟?!皩ξ覀儊碚f,這就是對敦煌藝術的一種弘揚?!?/p>